HER2与HER3的天壤之别?
随着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竞争的日益白热化,基于已成药靶点的各种药物形式的探索,是相对风险性较低的研发选择。但已经商业化运作成功的可成药靶点,原本竞争就非常激烈,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明星靶点PD-1,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所以,为了尽可能避免可预见的红海市场竞争,选择明星靶点同类,且功能近似的靶点,应该是不少药企的不二选择。正如当下各大药企在LAG3、OX40等免疫检查点的探索,可惜的是,鲜有成功者。此时,不妨将注意力放到靶向药物领域成熟靶点的再开发。
HER2(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,又名ERBB2)在靶向药物领域的知名度,不输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PD-1,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的威名,也不输于当下火热的一众抗PD-1单抗,且基于HER2靶点的ADC药物研发,也是当下竞争异常激烈的方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HER2作为肿瘤治疗的成熟靶点,迄今为止,人体内尚未发现能与HER2直接结合的配体,HER2必须与家族其他成员(如HER3)组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,HER2二聚化后构象发生改变,激活胞内的酪氨酸激酶活性,继而再激活下游通路节点(MAPK信号通路和PI3K/AKT信号通路),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理作用。
另外,HER3在正常成人的胃肠道、生殖系统、皮肤、神经系统、泌尿道和内分泌系统中均有表达而HER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许多癌症相关,包括前列腺癌、膀胱癌和乳腺癌等 [2]。
基于此,不少研发机构也将注意力由竞争激烈的HER2转移到HER3上,期冀这个与HER2同家族的靶点,也能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。
HER3与NRG1的天作之合


另外,由于致癌互斥机理,当在肿瘤中发现NRG1融合蛋白时,通常不会存在其他已知的致癌驱动基因变异,例如EGFR,KRAS,ALK,ROS1和RET变异等。基于以上种种优势, NRG1本身就是完美的肿瘤治疗的有效靶标。再加上目前临床常用的化疗,免疫治疗,对于携带有NRG1融合的患者,治疗反应不佳。HER3相关药物的研发,对于NRG1融合肿瘤患者,是值得期待的。
— 未来展望 —
目前,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布局HER3靶点的肿瘤药物的研发,基于HER3自身结合力较低的特点,药物类型多为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。也包括时下较火的ADC、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(PROTAC)技术的探索。

图4 来自clinicaltrials.gov及各公司官网
抗体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ElevationOncology 开发的HER3单抗—Seribantumab,临床前数据优异,目前正在开展针对实体瘤的2期篮式临床试验(CRESTONE, NCT04383210);
Merus开发的HER2/HER3双抗—Zenocutuzumab,进展也非常迅速,既能阻断 HER3 与 HER2 的二聚化,又能阻断 NRG1 与HER3 的结合,从而激发更强的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,在已公布的1/2期临床( NCT02912949 )部分数据,结果令人振奋。期待在更大样本量上的效果。
国内也有多家企业布局,艾力斯的EGFR和ErbB2抑制剂—甲苯磺酸艾力替尼(NCT04671303)处于领先水平。
让我们期待,既有单抗、双抗,又有ADC、PROTAC等时下火热技术加持的HER3靶点,能够早日迎来第一款肿瘤产品的上市。